六七年前,我通過日本朝日電視台(テレビ朝日)製作的電視連續劇,認識了著名的推理小說作家,松本清張。《黑革記事本》(黒革の手帖)、《獸之道》(けものみち)和《壞人們》(わるいやつら),這三部連續劇統稱為「惡女三部曲」,皆出自松本清張的同名小說,並且都由米倉涼子挑大樑擔綱主演。後來,我找了《黑革記事本》的小說來看,雖然已清楚大部份的來龍去脈,但還是讓我讀得津津有味。
兩年前,我想再次拜讀這位社會派推理大師的名作,於是挑了兩本完全沒有接觸過,不帶任何先入為主印象的長篇小說,《零的焦點》以及《波之塔》。入手之後,我按順序閱讀,都看完後,我還是很肯定比較喜歡前者。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波之塔》最後所描述的那個畫面,至今偶爾還會浮現在我眼前(其實,《零的焦點》的結尾也有異曲同工之處,只是一個有目擊者,一個沒有)。
那是怎樣的一個場景,我就不劇透了。本人對於劇透深惡痛絕,事因十多年前,一位世界無敵白目者在閒聊中給我從頭到尾講了一遍《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的劇情。如果只是述說一些恐怖的情節就算了,但是看過的人,應該還記得有一個關於Bruce Willis的伏線是到結尾才引爆出來的吧?當我坐在家中親自看這部電影的DVD的時候,我真是氣炸了!而且影片完結之後還打出幾行字幕,導演提醒觀眾千萬不要告訴還沒有看的人重點情節……
言歸正傳,《波之塔》比較傾向於愛情,推理的氛圍沒有上面說的其他作品來得濃厚。內容述說的是一段本質純粹,現實中卻陷於黑暗深淵,社會稱之為敗德的不倫之戀。相對於之前觀看的三部曲的壞女人形象,本書女主角結城賴子的性格是壓抑的,是一個被丈夫的陰影所籠罩的傳統女人。賴子和丈夫結城庸雄兩人的身份背景本就有差別,她對於丈夫周旋於企業家和政治家之間,作為仲介人謀取暴利的這一“事業”也非常不認同,兩人婚後感情淡漠,丈夫也在外金屋藏嬌,已沒有婚姻之實。一次在劇場的偶然的邂逅,賴子認識了新上任的檢察官小野木喬夫,兩人的命運從此改變。
我在閱讀過程中常常覺得不耐煩,心中不斷暗自吐槽,趕快離婚不就好了(雖然我認為結城庸雄內心是愛著賴子的,只不過不知表達,加上女方對他的強烈排斥,夫妻距離就越來越遠)。小說中確實有提及離婚,但是隨著故事發展,兩人的不倫之戀漸漸浮上檯面。要知道,在日本人的思維當中,「羞恥心」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從服裝儀容、日常生活中的待人禮節,到工作態度,遵守各式各樣的規矩,無一不是羞恥心在潛意識中運作的結果。總而言之,即使成功離婚,婚外情若被公諸於世,在五六十年代還是會引來強烈的非議,尤其是對出軌的女方而言。況且,小野木又是打黑除惡的檢察官身份,當世人從報章上得知檢察官與疑犯妻子有染時,心裡會怎麼想呢?
反觀現在,可以發現人類在這一百年間的步伐走得是多麼地快,具體一點來說,應該是過去五十年的思想開放程度已經一下子就超越了幾千年的社會歷史。婚前性行為的普遍化,同志遊行,偽娘偽男如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看過動漫迷投訴大眾濫用和誤用了“偽娘”一詞,其原意指天生麗質,在無妝扮情況下也會讓人誤以為是女性的男性,大多數是異性戀,長大後極可能成為美型男,並不等同於變裝癖好者。在流行驅使和盲目跟風的情況下,常被用來指代中性的服裝風格,傾向女性的言行舉動,甚至成為貶義詞“人妖”的代名詞),網絡色情行業的氾濫、各種連名帶圖(&帶video?)的大膽自曝等等,很多都是50年前的人們所想像不到的,但是現代人的接受程度已經大大地提升許多。
波の塔 |
在這裡沒有要評論其中的利與弊,只是在和這部於1959~1960年間連載,以當時的社會狀況為背景寫下的小說對照之下,不禁要感嘆在舊時代裡,愛情往往成為了閑言碎語中的犧牲品,愛的可能性並不包括敞開一條大路讓你走——正如書中所說,這世上也有哪也去不了的路。
或許,正是因為生長在這一年代的我,相信愛情本應美好,充滿無限可能性,才會如此深受小說的結局所撼動,至今久久無法忘懷。
PS: 昨天剛好聽說《離婚的條件》(水の炎)是姐妹作,好奇找來看看,還在閱讀中。